 |
|
2020-01-27:我组在分子筛分型混合基质膜领域取得新进展 我组以极窄孔ZIF-11(孔窗直径~3.0 Å)纳米颗粒为填充物,与聚合物共混制备混合基质膜并应用于高效CO2/CH4分离。相关结果发表于《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查看更多 |
|
|
|
 |
|
2020-01-10:我组在高温CO2电化学还原阴极界面修饰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组通过焙烧-剥离-焙烧的方式,在La0.75Sr0.25Cr0.5Mn0.5O3-d-Gd0.1Ce0.9O1.95阴极和电解质之间引入过渡层,使高温CO2电化学还原的性能提高了50%左右。相关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上。
查看更多 |
|
|
|
 |
|
2020-01-07:我组发表金属-有机骨架用于二氧化碳捕获分离研究综述 我组发表金属-有机骨架用于二氧化碳捕获分离研究综述。以封面形式刊登于《Frontiers of Chem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 |
|
|
|
 |
|
2020-01-01:我组在氧渗透过程动力学模型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我组通过修改现有模型的假设构建了一套普适性的理论模型,可广泛应用于常见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氧渗透过程动力学分析。该文章已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查看更多 |
|
|
|
 |
|
2019-12-13:我组在氢分离催化膜反应器中的纳米催化剂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组设计了一种原位析出Ru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剂,对氢气氧化和水分解反应均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相关结果发表在《膜科学》上。
查看更多 |
|
|
|
 |
|
2019-10-09:我组在氢分离催化膜反应器中的非贵金属催化剂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组设计了一系列用于氢分离的催化膜反应器中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相关结果发表在《膜科学》上。
查看更多 |
|
|
|
 |
|
2019-10-03:我组在CO2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方向取得新进展 我组研究了碱土元素种类和含量(Ca,Sr和Ba)对LaFeO3-δ钙钛矿阴极用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CO2电还原性能的影响。相关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上。
查看更多 |
|
|
|
 |
|
2019-08-29:我组在透氧膜方向取得新进展 朱雪峰研究员与杨维慎研究员发表重要进展报告,系统介绍了近年来针对氧渗透及催化膜反应器中膜材料的微结构和界面设计方面的研究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查看更多 |
|
|
|
 |
|
2019-09-02:我组在碳分子筛膜领域取得新进展 我组通过合理控制热解温度实现了碳分子筛膜狭缝孔道的埃米级精细调控。调控后的碳分子筛膜具有窄而均一的超微孔,展现了优越的丁烷正异构体分离性能。相关结果发表于《AIChE Journal》。
查看更多 |
|
|
|
 |
|
2019-07-24:参观长兴岛所区 我们组参观了DICP长兴岛校区,为期一天。 整个所区占地57万平方米,将用于试点研发项目和重大科学设施。
查看更多 |
|
|
|
 |
|
2019-06-13:我组在纳米CeO2修饰的阴极用作高温CO2电化学还原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组通过浸渍法制备了3~5 nm的CeO2修饰La0.75Sr0.25Cr0.5Mn0.5O3-d-Gd0.1Ce0.9O1.95阴极,探究了浸渍量对性能的影响,使高温CO2电化学还原的性能提高了90%左右。我们发现,CeO2纳米颗粒的引入增加了三相界面的数目,提高了对CO2的吸附能力,同时可增强阴极和电解质界面处的氧离子传输,因此,引入CeO2纳米颗粒之后性能大幅提升。相关结果发表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
查看更多 |
|
|
|
 |
|
2019-06-10:我组在CO2固体氧化物电解池方向取得新进展 我组揭示了Ni掺杂对Sr2Fe1.5Mo0.5O6-δ阴极用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CO2电还原的不利作用。Ni掺杂会降低钙钛矿电极在CO2电还原条件下的相稳定性,导致铁金属离子和镍金属离子从B位还原析出形成金属纳米粒子;同时,过量的Sr元素会与CO2反应生成绝缘的、惰性的SrCO3,进一步钝化电极活性。相关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上。
查看更多 |
|
|
|
 |
|
2019-05-14:我组制备出新型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片复合膜 近日,我组利用一种树状聚合物纳米颗粒(PAMAM)改性两亲性金属-有机框架(MOF)纳米片材料,一步制备出新型MOF纳米片复合膜。含有丰富氨基官能团的PAMAM能够取代MOF纳米片一侧弱配位水分子,交联相邻纳米片。该新型稳定纳米片复合膜在水溶液中展现出优异的抗溶胀能力,实现了染料分子百分百截留。此改性策略将为制备高分离效率二维纳米片基分子筛膜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A poly(amidoamine) nanoparticle cross-linked two-dimensional metal-organic framework nanosheet membrane for water purification”发表于《化学通讯》(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19, 55, 3935-3938)上。该工作第一作者为我组彭媛副研究...
查看更多 |
|
|
|
 |
|
2019-04-22:我组在氢分离催化膜反应器中的双相膜材料方面取得新进展 Our group designed and prepared a new membrane material Ce0.85Sm0.15O1.925 - Sr2Fe1.5Mo0.5O6-δ (SDC-SFM) for hydrogen separation. It exhibited high performance and good tolerance to CO2 and H2S impurities. The membrane reactor was operated steadily for 532 h under atmospheres containing CO2 and H2S impurities. This work has been published in AIChE Journal, 2019, 65, 1088–1096.
查看更多 |
|
|
|
 |
|
2019-01-29:我组在析氧反应中取得新进展 我组发表了一篇关于析氧反应(OER)综述,NiFe的电催化剂在析氧反应(OER)期间经历结构转化和渐进氧化。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原位表征镍基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Angew. Chem. Int. Ed. 2019, 58, 1252-1265.
查看更多 |
|
|
|
 |
|
2019-01-28:我组在MIEC膜反应器高效联产两种合成气取得新进展 我组制备了一种用于联产H2/N2和H2/CO合成气的非对称双相透氧膜。同时实现优异的性能、出色的膜材料稳定性和高达 66.5% 的节能率。该工作已发表在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9, 44, 4218-4227上。
查看更多 |
|
|
|
 |
|
2018-12-14:我组在透氧膜反应器的氢分离工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我组制备并测试了三种不同厚度和结构的膜,研究了膜厚度和结构对氢分离性能的影响,这项工作为后续研究改进膜的分离氢性能提供指导。该工作已发表在《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上。J. Membr. Sci., 2019, 573, 370-376.
查看更多 |
|
|
|
 |
|
2018-12-08:朱雪峰研究员获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荣誉称号 我组朱雪峰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荣誉称号。
查看更多 |
|
|
|
 |
|
2018-12-05:两本著作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 我组《金属-有机骨架分离膜》及《Mixed Conducting Ceramic Membranes: Fundamentals,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两本著作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
查看更多 |
|
|
|
 |
|
2018-10-06:我组在异丁烷选择氧化制甲基丙烯酸催化剂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我组开发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过渡金属和VO2+共同掺杂的Keggin结构的磷钼杂多酸Cs盐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异丁烷选择氧化制甲基丙烯酸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归因于VO2+和Cu2+之间优异的协同左右,Cs2.0V0.3Cu0.2PMo12O40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异丁烷选择氧化活性和选择性。相关结果发表于《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