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优秀的领航者,在科学研究的浩瀚海洋中,他带领学生直挂云帆,乘风破浪,在海天云端,看遍旖旎风景;他是一位勇敢的探险者,在化学世界的奇幻丛林里,他带领学生披荆斩棘,穿越险阻,在密林深处,寻遍奇花斗艳。从事膜科学研究二十余载,他对科学研究的每一个细节都“锱铢必较”,严谨并且严厉。生活中的他,却以父亲般宽广、慈爱的胸怀,包容每一份忧伤喜悦,聆听每一滴倾诉释怀。他一丝不苟,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鼓
他是一位优秀的领航者,在科学研究的浩瀚海洋中,他带领学生直挂云帆,乘风破浪,在海天云端,看遍旖旎风景;他是一位勇敢的探险者,在化学世界的奇幻丛林里,他带领学生披荆斩棘,穿越险阻,在密林深处,寻遍奇花斗艳。从事膜科学研究二十余载,他对科学研究的每一个细节都“锱铢必较”,严谨并且严厉。生活中的他,却以宽广、慈爱的胸怀,包容每一份忧伤喜悦,聆听每一滴倾诉释怀。他一丝不苟,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因此无论历经多久,他的谆谆教诲始终是沉淀于内心深处最珍贵的养分;他正直宽厚、谦和从容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因此即使时过境迁,依然难忘吾师恩,难舍师生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杨维慎研究员。
孜孜以求,润物无声点滴行
1990年,杨维慎研究员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担任研究组长。此后,他选择无机膜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大胆提出将膜分离与催化过程相耦合,于膜反应器中选择性地移除催化反应产物,在推动反应平衡的过程中,实现反应-分离的高度一体化。研究组成立伊始,杨老师面临着经费不足,硬件基础薄弱和人员缺乏等多重考验。是朴素的科学梦想和坚韧的意志信念,点燃了这位年轻学者的激情豪迈。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1998年,杨维慎研究员凭借优秀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国化学会颁发的青年化学奖;同年,他带领的研究团队顺利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序列;2006年,由他主持完成的“无机膜与膜催化”项目获得了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他被聘任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2015年,由他主持完成的“分子尺度分离无机膜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分离与催化性能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严谨治学,一丝不苟,他始终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条件多艰苦,他都会奋力抓住实验研究中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勤勉奋进,脚踏实地,他始终不忘科学研究的初心和真谛,悄悄退去每一寸光环,在膜科学研究的漫长征程中从容谦和地迈出坚实的每一步。
科学研究的道路之上,总难免孤独和艰辛掺拌。闲暇时,杨老师总是与学生分享往昔的峥嵘岁月,激励我们以执着和坚守点亮前行的路。工作当中,他以点滴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每一届研究生。他孜孜不倦地查阅文献,牢牢把握科技的最前沿;他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个实验结果,寻根溯源探寻科学真理。他带领学生密切关注科学研究的每一个环节,也给予我们冲破黑暗的坚实力量。他的谆谆教诲,如春雨滋润,润物无声,但却是深藏心底的珍贵养分,受用一生。
无私关爱,清风拂面春意暖
他是严师,却更是慈父。这一点,只有身为他的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杨老师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难题。他是满腹经纶的智者。闲暇时分,他总喜欢与学生分享生活的点滴智慧,在谈笑风生中传达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是忠实的倾听者。面对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点滴困惑和人生旅途中的丝丝感悟,他总是选择静静地聆听,聆听他们诉说忧伤或是喜悦,成功或是失败。他拥有宽广慈爱的胸怀。他用心底的无私与爱,凝聚出亲密无间、携手共进的团队精神。
做杨老师的学生很辛苦,因为他的认真严谨,使我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做杨老师的学生却也很幸福。他的无私关爱,尤如清风拂面,带来春意盎然。这种温暖心底的力量,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在人生路上充满豪情和勇气,背起行囊,踏破铁鞋,勇敢无畏地去追寻生命的奇迹。
谆谆教诲,桃李天下正芬芳
多年的研究当中,杨维慎老师始终带领团队以提高过程效率和降低能耗作为首要原则,并以透氧膜、分子筛膜和催化新材料作为重点培育的研究方向,以此形成研究组的三大中坚力量,为相关领域培养和输送了优秀的专业人才。杨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在学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并擅长以科学研究为样本,有意识地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人才需求,并在未来工作岗位中有足够能力担负重任,独当一面。1998年至2016年间,杨维慎研究员共培养4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已有10余人获得研究员/教授职位。
站在世界最前沿,是杨维慎研究员始终秉承的研究理念。心系国计民生,以科学研究服务生产生活,这是杨维慎研究员一直以来的殷切期望。这些与时俱进,爱国奉献的执着信念,深深影响了他的每一位学生。因此,即使毕业多年,他们依然深刻铭记恩师的谆谆教会,在祖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行业奋力拼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辛勤耕耘,执著坚守。多年的风雨历练,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也逐渐成长起来。2012年,1998级博士王海辉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0年,1999级博士蔡睿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2年,1999级博士黄爱生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次年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2016年,2000级博士李砚硕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杨老师,以他润物无声的谆谆教诲,守望这春色满园,桃李芬芳。
杨维慎研究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励学生不断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近年来,他继续带领学生在奋进中不断追求卓越,引领国际研究方向。2013年,透氧膜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发现了低温透氧膜因硫杂质迁移输送而导致的性能衰减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在膜表面涂覆多孔氧活化层来容纳从体相扩散渗出的硫杂质,实现了透氧膜在低温区间的长时间稳定运行,解决了低温透氧膜关键性科学问题(Angew. Chem. Int. Ed., 52 (2013) 3232)。此后,透氧膜团队又针对膜材料低温相变引发的性能衰减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以纳米粒子订扎晶界形成“路障”,通过限制金属离子沿晶界的扩散来抑制异相成核和新相形成,极大提高了易相变膜材料的低温稳定性(Nano Letters, 15 (2015) 7678)。2014年,分子筛膜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将二维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开层获得单分子层厚度的分子筛纳米片,通过热组装方法得到厚度小于5 nm的超薄分子筛膜,并利用其规整筛眼型孔道实现了对尺寸差异仅为0.04 纳米的氢气和二氧化碳分子的快速、精确筛分,达到二氧化碳燃烧前捕获应用要求(Science, 346 (2014) 1356)。2015年,分子筛膜团队又提出以限域负载离子液体的方法来精细调变材料的孔道体系,并以此构建出了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有机骨架分子筛分膜(Angew. Chem. Int. Ed., 54 (2015) 15483)。与此同时,杨老师指导研究生利用自行开发的电化学离子热合成方法,原位合成出了高度面内取向的无缺陷分子筛膜,极大克服了原位晶化和二次生长等传统薄膜制备方法膜缺陷多、步骤繁琐的缺点,为实现更多分子筛膜的放大和工业化奠定了科学基础(Angew. Chem. Int. Ed., 54 (2015) 13032)。2016年6月,杨老师带领研究生在反应-分离-反应耦合催化膜反应器研究领域中喜获捷报,创造性地提出了在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中一步同时制备氨合成气和液体燃料合成气的概念,实现了九步变一步的高度过程强化(Angew. Chem. Int. Ed., 55 (2016) 8566)。
孜孜以求寻真谛。多少年,杨维慎研究员以独到的科学见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诠释着化学研究的无限魅力。他用智慧和汗水,在膜科学领域谱写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精彩华章。呕心沥血育芳华。多少年,他润物无声的点滴言行,为学生点亮航行的明灯,他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也最终赢得满园春色,桃李争妍。多年后,我们总喜欢回望来时的路。这一路上因为有他的教导和鼓励,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有力,从容不迫;这一路上因为有他的陪伴和关爱,我们的人生更加清风洋溢,春暖花开。是他,教会我们甘于寂寞,不畏艰难的意志;是他,教会我们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力量;也是他,教会我们不计得失,淡泊从容的心境。师道永存,师恩难忘。吾愿驰骋千里,为成为您所殷切期盼的国之栋梁而不懈努力,毕生追寻。(504组 班宇杰)